网络舆情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舆情,供大家参考。

网络舆情

 

 [ 摘

 要 ]

 在突发危 机事件中 , 如 何应对复杂多 变的 网 络舆情, 将 成为 各级劳教机关和 场所执政能力 的 一个体现。

 掌握话语权、 占领舆论的 制高点 ,将成为 地方政府应对网 络舆情的 重要措施。

 本文旨 在 通过对“ 网 络舆情” 概念、 形 成过程、 传播特点 的 分析 , 探讨劳教机关和 场 所如 何应对和 处置好网 络舆情。

 快速发展的 网 络技术、 急 剧 增 加 的 网 民规模和 不 断拓展的 网 络新闻 ,使网 络舆论成为 社会、 经济中 越来越重要的 力 量。

 而 网 络舆情一 旦形 成,处理不当 , 就会激化舆 情, 招 来网 民铺 天盖地的 批评, 形 成火力 甚猛的 监督攻势, 常 常 置政府于被动局 面。

 如 2 00 8 年的 “ 俯卧撑” , 2 00 9 年的 “ 躲猫猫” , 201 0 年的 “ 咆哮哥” 等网 络热 点 事件。

 劳教监管 场所自 身 所具有的 特殊性和 复杂性, 历 来是社会关 注的 焦点 , 在日 常 执法和 应对突发事件时稍 有不慎就有可能 被国 际人权组织和“ 三股势力 ” 和 “ 民运” 等不法分子进行炒作, 传播虚假信息, 扩大 事件本身 ,用 以 恶毒攻击我国 政治 制度、 歪 曲 法律政策、 抹煞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成就,恶意破坏社会秩序, 威胁社会稳定。

 如 2 009 年“ 广东 韶关群殴事件” 发生后, 被境外三股势力 在 网 上大肆炒作, 借机对中 国 进行攻击, 煽 动群众上街游行示威, 境内 敌对势力 与 其遥相 呼应引 发了 “ 乌 鲁木齐 7. 5 事件” 。

 学习 和 把握好新形 势下的 网 络舆情 发展和 应对规律, 掌 握网 上舆论 的 主导权, 努力 营造良 好的 舆论环境, 更好地服务于劳教( 戒毒)

 工作 的 发展,已 是摆在了 我们劳教场所各级领导面前的 一项紧迫而 重要的 任务 与 挑战。

 一 、 认清互 联网 时代 下网 络舆情 发展与 变化的 复杂 性 博客、 论坛、 社区 、 微博等 Web2. O 标志性应用 的 诞生, 使网 民不再仅是传统互联网 中 的 信息接收方, 也 是网 络信息编辑、 生成 、 发布的 重要主体, 网 民意志得以 更 自 由 的 表达, 并形 成具有普遍影 响 的 网 络 舆论。

 网络表达形 式的 快捷、 信息的 多 元、 便于 互动交流, 使其具备了 传 统媒体无法比 拟的 优势, 成为 了 反映社会舆情的 主要载体。

 据 中 国 互联网 络信息中心( CNNI C)

 《 第 27 次中 国 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》 数据 显示, 截至 201 0 年底 , 我国 网 民 规模达 4. 5 7 亿, 手机网 民 3. 03 亿人 , 博客用户 规模 2. 95 亿人 , 域名 总 数 8 66 万, 网 站总 数 1 91 万。

 如 此 庞大的 人

 群规模, 决定了 网 络舆论主体的 复杂化, 不同 网 络舆论主体在不 同 动机下对待同 一事件所表达的 网 络言论 不同 , 使网 络舆论质 疑力 量也 有一定的 盲目 性,

 常 常 不但不能代表民 意, 且在不同 程度上冲 击着正常 网 络舆论秩序。

 加 之网 络舆情在发 生机制上的 突发性、 传播途径上的 扩 散性、 后果控制上的 难控性等特点 , 使网 络舆情的 发展与 变化更加 复杂化。

 二、 深化 对网 络舆情的 认识 1 . 网 络 舆情的 含义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 开表达的 具有影 响 力 的 意见 , 舆情则 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 各种现象、 问 题所表达的 政治 信念、 态度 、 意 见 和 情绪的 总 和 ; 而网 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 络公开表达的 具有影响 力 的 意见 , 网 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 对政府管 理以 及现 实 社会中 各种现象、 问 题所表达的 政治 信念、 态度、 意见 和 情绪 的 总 和 。

 [ 1 ]

 2 . 网 络舆情的 形 成 网 络舆情形 成的 方式有以 下 几种:

 第一种 , 公共事件发生, 随后公众在网 络论坛、 博客或者社交网 站 等公共平台 上对该事 件进行描述、 议论、揣测 、 分析。

 如 四 川 成都“ 6. 5 公交车燃烧事件” 、 浙江杭州 “ 飙车 案” 、 湖北巴 东 “ 邓玉娇案” 等事件; 第二种, 针对政府提出 的 具有争议性的 政策进行讨论, 如 上海市“ 户 籍新政” 、 北京市房地产“ 限购 令” ; 第三种 :

 由 地方政府官 员 的 不当 言行引 起的 , 如 河南郑 州 市副 局 长“ 替谁说话” 事件和 “ 安徽马 鞍山 局 长打人” 事件。

 网 络舆情 的 形 成离不开以 下几 种因 素:

 首先, 事件本 身 往往具有突发性与 公共性的 特点 。

 比 如 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, 在上下班的 高峰 期, 一辆公交车突然燃烧, 现场惨不 忍睹, 该事件已 经 超出 了 社会新闻 。

 其次,

 网络传播具有匿名 性、 去中 心化、 交互性等 特点 , 尤其在 Web2. 0 时代, 网络活动的 用 户 之间 的 “ 互动和 分享” 更加 方便和 频繁, 这些网 络传 播本身 的特点 造成了 热 门 话题的 高跟帖率 、 高转载率, 从而导 致了 议题迅速扩展为网 络舆情; 第三, 政府的 处理不当 , 会激化舆情, 最典型的 是湖 北石首市骚乱 , 警方对于青年厨师涂远高的 非正常 死亡未能给出 令家属 和 公众信服的答案, 在新闻 发布会上语焉不详, 这样暧昧的 态度激怒了 网 民 , 从而引爆网 络, 最后 舆情扩大到骚乱 这 样的 群体性事件。

 3 . 网 络舆情的 特点

 具有传播范围 广、 速度快、 影 响 大的 特点 。

 网 络传播具有无 限性, 具有强影 响 力 的 公共事件一旦发生, 网 友就会很快将自 己 所看到的 记 录下来, 然后通过手机短信、 手机上 网 、 论坛发帖, 网 络 聊 天等形 式 传播出 去。在网 络世界中 , 传者与 受者的 身 份比 较模糊 , 这种特 点 就造成了 网 络传播的 传受同 时性, 这种特 点 加 速了 网 络传播。

 在官 方消 息不确 切 、 语焉不详的 情况下, 更促使网 民传播自 己 的 揣测 。

 具有易 变性和 非稳定性的 特 点 。

 李普曼在《 舆论 》 中 指出 舆论的 形 成过程主要经过了 “ 在现实政治 世界的 基础上, 政治 家或煽动家 的 巧妙的 符号操作和 宣传活动下, 大众传 媒通过定型的 政治 印 象制造模拟环 境, 并形成大众定型的 心理认知 , 再形 成意志 ” 的 几个 环节。

 而舆情作为 公共情绪,它 既有感情又有思想, 具有很 大的 易 变性和 非稳定性。

 面对鱼龙 混杂的 网络社会, 地方政府更应该掌握舆论的 “ 制高点 ” , 起到“ 灯塔” 导航 作用 。

 三、 如 何 科学应对网 络舆情的 发展 ( 一)

 科学分析, 掌握舆情发展方向 。

 从传播学 角 度来看, 舆情分析是对事件中 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梳 理, 将各类大众舆论 信源进行有效排查,去伪存真, 从中 得出 事 件处理的 依据, 并迅速做出 科学 决策的 过程。

 由 于劳教场所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 隐蔽性的 特征, 通过舆情分析, 把大量零散的 网 络信息贯穿 起来, 找出 普遍性、 倾向 性、 苗头性的 东 西, 通过判 断舆情信息变化的 基本特征 , 分析其态势 , 预测 其走向 , 揭示问 题的 实质所在, 可以 找出 这些问 题 形 成的 根本原 因 , 提出 解决问 题、 引 导舆论的 对策建议, 为 正确 的 引 导舆论打下坚 实的 基础。

 ( 二)

 搭建与 网 民良 性互 动的 网 络平 台 , 抢占舆情 主动权。

 目 前我区劳教机关的 信息化建设取得了 很 大的 成效, 按照内 外 有别 的 原 则 , 分别 建立了 各自 的 内 、 外网 站, 但在 外网 网 站的 建设上注重于单向 的 信息发布和宣传, 信息内 容相 对单 一、 互动机制还没有建立, 使网 站对大多 数网 民的吸引 力 不够。

 搭建与 网 民良 性互动的 网 络平台 , 一方面要重视自 身 外部网站的 建立和 维护, 及时 利用 网 站平台 发布信息 , 开设网 民诉求通道, 回 应网 民应诉的 各种问 题, 有效化 解隔 阂 和 对立情绪, 在 收集网 络舆情上发挥自 身 平台 的 作用 。

 另 一 方面, 要积极介 入一些重大知名 网 站 和 论 坛, 及时

 了 解网 络舆情动态, 收集相 关舆情资 讯, 为 平时工作 提供参考。

 此外, 我们的 各级劳教场所负 责人和 业务 部门 还可以 采取开放博客、 公布 电 子邮 箱等方式, 征求网 民意见 和 监督议题, 畅通网 民访求渠 道和 网 络监督通道,提升公共治 理水平。

 2 01 0 年 2 月 起, 广 东 肇庆市公安局 率先 在 微博上建立了 全国 首个通过实名 认证的 公 安微博, 此后广东 省 21 个地 级 市的 公安局及省公安厅的 官 方微博相 继开通, 到 5 月 1 1 日 , 全部完 成认 证并在网上建立起了 微博群, 挂上了 闪 亮的 “ V” 字符号, 大受网 民追捧。

 2 01 1 年全国 “ 两会” 期间 , 自 治 区 党 委书记 张春贤同 志公 开微博与 广大网 民 交流, 征集民情, 密 切 了 与 网 民的 交流, 就引 得了 社会的 广泛 赞誉。

 ( 三)

 加 强网 络 评论员 队 伍建设, 引 导 网 络舆情 发展。

 网 络时代的 公共治 理, 要求我们 把网 络舆论作为 了 解民情 、 掌握民意的 晴 雨表 , 及时掌握网 络舆情动态, 同 各种网 上错 误言论作斗争, 引 导 网 络舆情健 康发展。只 要我们 多 发表正面的 言论, 正确 引 导, 各种错误思 想、 错误观点 、 错误倾向 就是失去市场, 败下阵来。

 要认真贯彻中 办、 国 办《 关于加 强网 络文化建设和 管理的 意见 》 , 努力 建设和 培养一支政治 强、 业务精、 懂网 络的高素质网 络评论员 队伍, 在各 种论坛里面针对政各种 热 点 话题, 发出 主流声音, 有效消 除公众非理性民主 、 情绪式民主带 来的 消 极后果。

 积极构建“ 红客”

 队伍, 主动引 导舆论 。

 由 于长期以 来, 公 众在传统媒体的 宣传报道中 很难找到负 面信息, 所以 在遇到突 发事件时, 信息来源多 样化的 网 络往往成为 人们了 解 事实真相 的 趋向 性选择。

 但是面对网 络上关于新闻 事件的 海量报道, 一般公众往往会无 所适从。

 这时候, 他们更需要权威的 “ 舆论领袖” 的 声音作为 自 身 决策的 重要依据。

 拉扎斯菲 尔 德“ 二级传播” 理论告诉我们, “ 舆论领袖” 在影 响 受众的 态度 方面作用 明 显 。

 意见 领袖往往是网 络世界中 的 舆论主宰 和 引 导者, 在网 络舆论表达中 具 有很强的号召 力 和 感染力 。

 关注网 上的 “ 舆论领 袖” , 培养网 络红客, 发动 网 络红客来引 导网 络舆论, 是劳教机关应对网 络舆情发展的 一 种行之有效 的 做法。网 络红客们 有见 地、 有代表性的 发言被版主用 醒目 的 字号和 色彩加 以 强调 , 放在网 页或论坛的 突 出 位置后, 对于强化主流言论 , 孤立非主流言论,影 响 舆论走向 , 倡 导积极向 上的 价值观念具有非常 重要的 作用 。

 ( 四 )

 做好网 络舆情应对预案, 建立快速应 急 反应机 制, 回 应网 民关切 。

 网 络舆论的 威力 巨大:

 “ 炒谁谁死, 捧谁谁红。

 ” 而互联网 上的 涉警信息永远是热 点 和 焦点 。

 劳教人民 警察“ 公正执法、 程序规范公 开” 和 “ 形 象”等问 题往往都成为 了 负 面炒作的 主要对象。

 一旦出 现 网 上涉警负 面舆情,必须加 以 重视。

 否则 , 可能成为 危机突 发事件的 加 速器和 推动力 。

 为 此我们必须对一些敏感度和 社会关注 度较高的 事件, 如 执法过错 、 脱 逃、 非正常 死亡、 所内 案件和 公共卫生等 , 更易 受到网 络舆论 的 关注和 媒体的 炒作,因 而应当 按照其脆弱 性和 敏感度 , 详细 制定受网 络舆论冲击的 相 应预案,以 免事后的 被动反应。

 要建立和 完 善新闻 发言人制 度和 新闻 发布会制度 , 牢牢掌控话语权。从不敢说, 不会说, 到说真话。

 坚持“ 先入为 主” , 第一时间 作出 反应, 给出 声音, 要成为 核心信息源。

 “ 宁 可说 错了 , 也 要自 己 说。

 ” 要让老百姓听到劳教机关和 场所发出 的 声音, 哪 怕 这种声音并不是 权威解答。

 在第一时间 发出 的 声音, 至少表明 了 劳教机关的 一种姿态, 给公众一个承 诺和 信心。在已 经发生的 多 起危 机事件中 , 最终导致事件扩大、 恶化的 主要 原 因 就在于政府、 机构没有及时作出 反应, 任由 谣言滋生。

 如 20 09 年的 “ 躲猫猫”事件。

 2 月 1 3 日 , 《 云南信息报》 首先报道了 玩游 戏撞墙致死 的 “ 躲猫猫” 事件, 经网 络转载以 后 , 立刻迅速引 起了 网 民强烈 关注, 而 云南省 晋宁 县公安局 却 没有任何回 应。

 2 月 2 0 日 , 网 友 组织开始进入看守 所调 查“ 躲猫猫” 事件, 晋宁 县公安局 仍然不主动 配合, 还企图 敷衍了 事, 引 发了 网民潮 涌 式的 批评。

 造成“ 躲猫猫” 迅速成为 200 9 年开年网 络 上最 为 红火的网 络词 语, 成为 俯卧撑 、 打酱油 以 后 , 又一个充满了 悲 剧色 彩的 戏谑之词 。直至 2 月 2 7 日 、 28 日 :

 云南检方公布“ 躲猫猫” 案结论:

 “ 牢头 狱霸 ” 殴打致死; 相 关负 责人被免职, 至此该事件才慢慢 平息。

 同 样是 2 00 9 年, 成都“ 6. 5” 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人民网 发布 的 “ 200 9 年上半年地 方应对网 络舆情能力 排行榜” 中 , 排名 第一 。

 我们来回 顾事件的 处置过程。

 事件发生仅 2小 时, 成都市政府就召 开了 首场新闻 发布会, 当 天连开三场 , 不 断公布伤亡、 救治 和 现场情况 , 让真相 赶 在传言前边。

 6 月 6 日 第四 场发布会主动回 应市民有关疑问 , 使质疑声音减弱 。

 7 日 第 五场发布会认定“ 有 人带 油 上

 车” , 网 民转而追查纵火者, 民众的 思 路和 情绪与 政府逐渐合拍 , 最终这一突发恶性事件平稳落幕。

 ( 五)

 细 化与 媒体沟 通协调 的 科学路径, 利用 媒体力 量应对舆情 发展。善待媒体, 加 强与 媒体的 协调 沟 通。

 劳 教场所的 特...

推荐访问:网络舆情 舆情 网络